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另一方面,这里的“求”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。也 就是《中庸》里面所说的:“子曰:‘射有似乎君子,失诸正鹄,反 求诸其身。”’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,射不中,不怪靶子不 正,只怪自己箭术不行。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:“仁者如射;射者 正己而后发;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(《孟 子·公孙五上》)不怪靶子不正也罢,不怪比自己射手导好的人也罢, 总之都是要求从自身找原因。俗话说得好:“会怪的怪自己,不会 怪的怪别人。”四川方言对那种不会怪自己而只会怪别人的行为更 有生动的讽刺,叫做:“人穷怪屋基,屙屎不出怪茅厕(si)。”话 虽然过于俚俗,但却合于圣人的雅意,那就是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
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矜①而不争,群而不党②。”
【注释】
①矜:庄重自尊。②党:这里指结党营私,搞宗派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,团结群众而不结 党营私。”
【读解】
矜而不争是庄重自尊,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,但却并不骄傲 自满,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。
群而不党也就是孔子在《为政》篇里所说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 人比而不周”的意思。周而不比就是群而不党,普遍团结人而不 搞宗派,不拉小团体,不结党营私。
朱熹在《论语集注》中说:“君子小人所为不同,如阴阳昼夜, 每每相反。然究其所以分,则在公私之际,毫厘之差耳。”
君子出于公心,小人囿于私利。
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怀宽广,纳百川而归于海,搞五湖四海而 不搞拉帮结派。
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,结党营私而排除异己,搞宗派主 义而不讲道义原则。
君子小人,周比群党不同。
说起来的确如阴阳清楚,昼夜分明,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总是 雾晨黄昏,阴晴不定,难以识别得清楚。
没有别的的办法,只有靠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经验,细心观察,提高 识别能力,以免上当受骗。
------------------
不以言举人,不因人废言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,也不因为某 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