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升堂入室,才是追求。
------------------
过犹不及
【原文】
子贡问:“师①与商②也孰贤?”子曰:“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” 曰:“然则师愈与?”子曰:“过犹不及。”
【注释】
①师:颛孙师,即子张。②商:子商,即子夏。
【译文】
子贡问:“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?”孔子说:“子张过分, 子夏不够。” 子贡说:“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?”孔子说;“过分与不够是一 样的。”
【读解】
人们往往会像子贡一样,觉得做过头总比没做到要好一些,其 实这是一种心理误区。有时候,过头了比没有够逐糟糕得多,危 害也大得多。别的不说吧,就说说最简单的饮食问题;一顿饭吃 少了一点,或者说根本就没吃饭、那不过是饿得快一点而已。可 是.如果是吃多了,就不那么简单了吧,轻则吃酵母片、多酶片, 重则拉肚子,进医院。这是大家都有的生活体验。更不用说政治 上的“左左派”给我们带来的大灾难了!
当然,是好是做得恰到好处,不“左倾”也不右翼,不过分 也无不及,还是像我们已经举到过的大美人“东家之子”那样,再高一公分就太高了,再矮一公分又太矮了;脸上擦白粉就太白了, 搽胭脂又太红了。是一个标准的勿需美容化妆的“亚洲小界”。“世界小姐。” 这可能 吗?能做到吗?
太难了!不然的话,孔子怎么会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呢?-- “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!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!”(见《雍 也》,另见《中庸》第3章)
中庸之道,谈何容易。我们只能凡事尽力做得合适一点而已。
------------------
文人心态的不平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回也其庶①乎,屡空②。赐③不受命,而货殖④焉,亿(5) 则屡中。”
【注释】
①庶:庶几,差不多。一般用在称赞的场合。②空:贫穷。③ 赐:端木赐,即子贡。④货殖:做买卖以增殖货财。(5)亿:同 “臆”,揣度,猜测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颜回的学问道德都差不多了吧,可是常常贫穷得没 有办法。子贡不安本分去经商,却发了大财,猜测行情每每猜中。”
【读解】
这可是当令读书人心态最为不平的一个话题了。
品学兼优的颜回饿肚子,住贫民窟,穷得来响叮当。而不安 本分的子贡却经商致富,成了款爷,手拿大哥大,信息灵通,股 市行情如在掌中,一句话:发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