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看来,文人清贫淡泊,工资待遇低,自古以来就是如此。要 说心态不平,圣人的心态就已经不平了,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 辈呢?
  是知识贬值还是社会分配不公?
  可能都有一点.不过回过头来找一找自身的原因,是不是也 有清高而不屑于“下海”的问题存在呢?
  时下听得一种说法;一等智力做生意,二等智力搞政治,三 等智力做学问.这种说法当然有偏颇欠妥的地方,但或许子贡的 智力就是高于颜回也未可知啊!
  这岂不使品学兼优而又循规蹈矩的颜回们太没面子了吗?
  其实,问题就是出在面子上。不信,我们让颜回去“下海”经 商一番,能不能像子贡那样“亿则屡中”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呢。
  所以,读书人要么去经商,不经商就要认命,安于自己淡泊 宁静的生活方式,俯仰自如,乐在其中。
  当然.太穷也总是不好,提高工资待遇也是应该的。要不然 就写稿子赚一点稿费来作补充,虽不能“货殖”,却也聊胜于无嘛。
  这倒不一定是孔圣人和他那颜大弟子所能同意的了。
  话说回来,颜回不同意倒没有什么,因为他“一箪食,一瓢 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。(《雍也》)可孔圣人 虽说也说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,(《述 而》但又怎么维持得了他那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美食家生 活呢?更不用说还要穿这样那样的时装了!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对症下药
  【原文】
  子路问:“闻斯行诸?”子曰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” 冉有问:“闻斯行诸?”子曰:“闻斯行之。” 公西华曰:“由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,‘有父兄在’;求也问闻 所行诸,子日,‘闻斯行之’。赤也惑,敢问。”子日:“求也退,故 进之;由也兼人①,故退之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兼人:好勇过人。
  【译文】
  子路问:“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?”孔子说:“有父亲和兄长 在世,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?” 冉有问:“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?”孔子说:“听到什么就行 动起来。” 公西华说:“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?您说‘有父亲和 兄长在世’;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?您却说‘听到什么就 行动起来’。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,所以冒昧地请教。”孔子说 “冉求平时做事退缩,所以我鼓励他勇进;仲由平时好勇过人,所 以我让他谦退。”

页数:106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