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据说因为公元前517年鲁昭公曾经以长府为防御抵抗过季 氏.所以当季氏把鲁昭公赶走后,便要改建长府,以消除其防御作用。闵子赛认为,关键不在于长府有无防御作用,而在于人是否正义有道,是否得民心。孔子很欣赏他的见识,所以称赞他不 言则已,“言必有中”。
  不说就不说,一说就切中要害。这是非常厉害的说话艺术。闵 子骞平时是“訚訚如也”,老老实实的,不多言多语,可这次却一 说就打中了要点,就像射箭一样,一箭就射中了靶心,真不简单。
  这种人,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,有点像日本电影明星高 仓键塑造的那些形象,那可比那种唠唠叨叨,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的人厉害多了。所谓言多必失,话说多了威信也就降低了,说上 十句抵不上人家一句,让人不得要领。
  其实,不言则已,言必有中也正是孔子一向倡导的“谨言”精 神。敏于事而慎于言,少说几句,增加每一句的分量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谁能升堂入室?
  【原文】
  子曰:“由之瑟①奚为于丘之门?”门人不敬子路。子曰:“由以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瑟(Se):古代弦乐器,类似琴。这里是指子路弹瑟的技巧。
  【译文】
  孔子说;“仲由弹瑟怎么配在我的门下呢?”孔子的学生们因 此瞧不起子路。孔子于是说:“仲由嘛也可以说是升堂了,只是 尚未入室罢了。”
  【读解】   
  人情看冷暖,世态趋炎凉。
  同学们听老师贬了子路一句,一下子便看不起他了。老师只 好再来一个说法。
  撇开这一点不论,我们来看老师给子路的说法:升堂矣,未 入于室也。
  堂是正厅。室是内室。过去的四合院房屋建筑,中间是天井. 进屋首先得入门,入门后登(升)入厅堂,然后才能进入内室。
  但这些在这里都是比喻的说法。入门,升堂,入室,表示的 是学习的几个阶段。入门指刚刚学会,倒通不通;升堂指已经有 所掌握,有所成就;入室则已经“到家”了,已得其奥妙。
  所以,子路实际上已到中等水平,如果按十级考核,起码也 该是五级了吧。就从严要求而言,孔子认为他还不配在自己的门下弹瑟,但也不至于差到让大家都看不起的程度,于是予以正名 给他评了个等级。
  就我们来说,当然不能满足于于路的水平,升堂了事,而应 该进一步做到八室。不论学什么,都成为真正到家的行家里手。

页数:104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