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不要溺爱,不要愚忠
  【原文】
  子曰:“爱之,能勿劳乎?忠焉,能勿诲乎?”
  【译文】
  孔子说:“爱他,能不使他知艰难困苦吗?忠于他,能够不教 诲他吗?”。
  【读解】   
  爱他也罢,忠于他也罢,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,为他好. 所以,爱他,但不能溺爱;忠于他,但不能愚忠。
  尤其是我们今天教养独生子女,太宠爱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。 比如说什么都不让他(她)做,结果是使他(她)毫无生活能力, 长大一事无成。、当然,“劳之”并不仅仅局限于使他(她)劳动, 而是要让他(她)认识、体会生活中艰难困苦的一面,增强对生 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。所谓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,说的其实就是 这样的道理。
  对孩子是这样,对朋友也是这样。“忠之,能无诲乎?”既然 是真正的“忠”,那就要做分友,看见他不对或有不妥当的言行时, 就应当劝勉他、教诲他,使他改正,做一个更完美的人。这才是 真正忠于朋友,爱护朋友的做法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贫富都作等闲看
  【原文】
  子曰:“贫而无怨,难;富而无骄,易。”
  【译文】
  孔子说:“贫穷却没有怨言,很难;富贵却不骄傲,这倒比较 容易。”
  【读解】   
  在《学而》篇里,子贡问孔子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 孔子回答说:“可也;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所以,孔子 在这里依然说:“富而无骄,易。”富有了,成了“大款”却不趾 高气扬,骄傲自满,这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。难以做到的是“贫 而无怨。”贫穷却没有怨言,心平气和,也就近乎“贫而乐”,亦 即安贫乐道了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。孔子“饭疏食,饮水,曲 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”(《述而》)能够做到这一点。颜回 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优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(《雍 也》)也能够做到这一点。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到这一点呢?
  “当然,凡事先易后难。对于正在奔小康的当今国人来说,能够做到“富而无骄”,那也就很不错了。
  说到底,钱财只是身外事,贫富都作等闲看,那也就可以超脱一些了罢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什么是完人?
  【原文】
  子路问成人①。子曰:“若臧武

页数:145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