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【读解】   
  按照孔子的看法,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直率坦白。换句话说,直 率坦白也有一定的讲究。比如说在父子关系上,有一个孝与慈的 问题。所以,父亲有什么问题,从孝的角度出发,做儿子的就应 该替他隐瞒,而不应当告发他。反过来也是一样,儿子犯下了什 么过错,从慈的角度出发,做父亲的也应该替他隐瞒,而不应当 告发他。
  这样说来,也就不应当大义灭亲了。甚至,在法律面前,父 子之间也就可以作伪证而相互包庇了。圣人的思想显然不合于法 治的精神,而是从伦理道德的礼法角度思考问题的。这也就是他 在《泰伯》篇里所说的“直而无礼则绞”。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 刻伤人。所以,一切都要以礼作为规范,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 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(《颜渊》)儿子告发父亲虽然直率坦白, 但因为不符合孝的礼制,因此仍然是错误的。反过来说,父亲为 儿子隐瞒,儿子为父亲隐瞒,虽然都不直率坦白,但却符合慈与 孝的礼制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士的标准
  【原文】
  子贡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行己有耻,使于四 方,不辱君命,可谓上矣。”
  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弟焉。”
  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①然小人哉!抑 亦可以为次矣。”
  曰:“今之从政者何如?”子曰:“噫!斗筲之人②,何足算也?”
  【注释】 
  ①硁硁(keng):浅薄固执的样子。②斗筲(shao)之人:”指器量狭 小的人。斗,古代量名;筲,竹筐,容量不大;斗、筲喻度量的狭小。
  【译文】
  子贡问道:“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?”孔子说:“做事有羞耻 之心,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。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 是士了。”
  子贡说:“敢问次一等的。”孔子说:“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, 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。”
  子贡说:“敢问再次一等的。”孔子说:“说话一定守信,做事 一定有结果,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!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 的士吧。”
  子贡又说:“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唉!这些 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?”
  【读解】   
  “士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,与近代文化中的知 识分子相近。在商周时代,士属于贵族中的下层,到春

页数:138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