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,人民安居乐业,生活蒸蒸日上;远 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,外交辉煌。
  朱熹说得好:“被其泽则悦,闻其风则来。然必近者悦,而后 远者来也。”(《论语集注)卷七)
  所以,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,增强国力,使“近者悦”。不 然的话,“远者来”是要来,但不是来投奔,而是如“八国联军” 一般来侵略了。
  国耻未忘。
  能不使“近者悦”而后“远者来”吗?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欲速则不达
  【原文】
  子夏为莒父①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 不达;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  【注释】 
  ①莒父:鲁国邑名。《山东通志》认为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。 阳文】 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,问怎样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不要图 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,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 事。”
  【译文】
  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,问怎样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不要图 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,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。
  【读解】   
  孔子反对急功近利。
  公元前658年,晋国人以宝马美玉献给虞公,要求借道讨伐 虢国。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要 求,但虞公贪图宝马美玉而不听劝谏。结果,晋国人灭虢国后在 返回的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。这是贪小便宜而坏大事的典型。
  公元1958年,中国人以火箭般的“大跃进”速度赶超英美, 结果是经济大倒退。这是“欲速则不达”的典型。
  国家大事如此,个人事务也是一样。所谓“风物长宜放眼 量”也就是这样的意思。但面对现实,谁又没有“近视”而急功 近利的时候呢?既然如此,就请把圣人的话铭诸座右,时常提醒 自己吧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“直”也有讲究
  【原文】
  叶公语孔子曰:“吾党有直躬者①,其父攘羊②,而子证之。” 孔子曰:“吾党之直者异于是: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。——直在其 中矣。”
  【注释】 
  ①直躬者:直率坦白的人。②攘羊:攘,偷。③证之:告发他。 证,告发。
  【译文】
  叶公对孔子说:“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,他父亲偷了 羊,他便告发父亲。”孔子说:“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 的不同:父亲为儿子隐瞒,儿子为父亲隐瞒。——直率坦白就在 这里面了。”

页数:137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