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原来如此。
  所谓“平生不做亏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门。”君子的不忧不惧是 因为内心光明磊落,而不是单纯地忧柴米油盐,怕抢匪上门。这也 就是孔子在另一个地方所说的“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”(《宪问》) 吧!
  仁者勇者风范,当然是君子了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
  【原文】
  司马牛忧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①。”子夏回:“商闻之矣; 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②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
  【注释】
  ①亡:无②敬而无失:在《公冶长》一篇里,孔子曾经赞扬晏子 “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、”这里的敬而无失就是久而敬之的意思。
  【译文】
  司马牛忧愁地说:“别人都有兄弟,只有我没有。”子夏说: “我听说过:生死有命运主宰,富贵全在于天意。君子敬慎而没有 过失,待人谦恭有礼,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。君子何愁没有 兄弟呢?”
  【读解】   
 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倒是都可以听听子夏的这一番话了。因为 很可能他们当中有人会产生这种“司马牛之忧”。
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!
  这句话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浒梁山泊,想到三桃园,令人顿 生家侠之气
  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,而是义结关系。不是“相煎何太 急的曹丕曹植,而是“不能同日生,但愿同日死”的刘关张。
  据《说苑一杂言》记载,孔子也曾说过,行为合于仁义礼节, 千里之外都是兄弟,否则,就是两对门坐也不相往来。
  曾子说,君子立志行仁,先做后说,千里之外都是兄弟,否 则,此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亲啊!(《大戴札记·曾子制言》)
  列宁说,无论你是什么肤色,无论你远在异国他乡,举目无 亲,语言不通,但只要凭着《国际歌》--全世界无产者的歌,你 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兄弟。
  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  你又何愁没有兄弟呢?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什么叫“明”
  【原文】
  子张问明①。子曰:“浸润之谮②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 明也矣。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无已矣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明:指明察,看得明白,下文的“远”指看得远,亦即远见卓识。 ②谮(zen):诬陷,谗言。

页数:114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