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想和境界。而曾 皙所描绘的那一幅优哉游哉、老少同乐的“清明上河图”,不正是 这样一种境界的生动形象写照吗?
  所以,表面上看来,曾皙并没有谈论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事。 而只是谈谈风月,说说游玩。但实际上,他所描绘的,是远较子 落等人的志向高远的境界。如果说,于路等人的胸怀至多还在小 康国家,那么,曾皙所瞻望的,则已经是大同的世界了。这就叫 举重若轻,四两拨千斤。
  难怪得孔子要脱口而出,由衷地发出赞叹来了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颜渊第十二
  本篇内容较为丰富,尤其是论仁、论政的内容较为集中。其上“克己复礼、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”、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、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”、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”、“政者,政也”、“仁者,爱人”等都是名句。全篇原文共24章,本书选22章。
  克己复礼,为仁由己
  【原文】
  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①克己复礼,天下归 仁焉.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
  颜渊曰:“请问其目。”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 言,非礼勿动。”
  颜渊曰:“口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一日:一旦。
  【译文】
  颜渊问什么是仁。孔子说:“约束自己,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, 这就是仁.一旦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,天下也就归依 于仁了。修养仁德全靠自己,难道会靠别人吗?”   颜渊说:“请问具体细节。”孔子说:“不符合礼的不看,不符 礼的不听,不符合礼的不说,不符合礼的不做。”
  颜渊说;“我虽然迟钝,请让我实行您的话吧。”
  【读解】   
  “克己复礼”在20世纪70年代的“批孔”运动中曾被用来做 为孔子“拉历史倒车”的罪证,并由此而称孔圣人为“复辟狂”。 这是历史的旧话,也是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笑话,暂且按下提。
  要提的是,克己复礼也罢,为仁由己也罢,都是儒学修身 基本要求。也就是颜渊说孔子对他“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”(《子 罕》)的“约我以礼”方面。一句话,是对我们进德修业的德育要 求。
  这种要求是从思想认识方面来的,或者说是较为抽象而形而 上的,而下面颜回“请问其目”所得到的回答,则是偏于实践方 面的,或者说是较为具体而形而下的,这就是视、听、言、动,均 须合礼。
  那岂不是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被约束得死死的了吗?

页数:111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