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7日股市前瞻

时间:2017-03-28

7月27日股市前瞻

2016-07-26 姚尧 姚尧

   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34.34点,收盘报3050.17点,成交量为1855亿元,如下图所示:


    在《7月25日股市前瞻》中,姚尧提到:“ 从短线上看,7月12日上证指数收出放量阳线,而现在指数虽然回调数日,却始终尚未跌破7月12日阳线的起涨位2984点,故而短线上仍然还是合理的。”26日,上证指数最低见到3003点,然后今天就出现上涨,因此短线上的多头结构仍是完整的。在策略上,我们依然维持此前观点,即长线看这里是底部区域,短线投资者可以在指数有效突破3097点后加仓。

    至于有读者问到创业板指,由于它和上证指数的走势完全一样,故而就不再赘述了。

    在昨晚的文章中,我们讲到由于公众号的内容和受众发生了变化,从而导致通过阅读人数来预测行情涨跌可能会不准。今天我们继续讨论预测的话题,相对于事物内在的渐变,外在环境的复杂给预测带来的困难要更大。

    请大家先思考一下,你觉得做投资最难的一点是什么?技术分析?财务分析?宏观经济?政治博弈?选股,买点,或者是卖点?

    在我看来,做投资最难的地方在于仓位管控。当你以两成仓位买入一支股票,真的持续上涨你反而心情不好,你会后悔当初买少了,你会想如果当初是满仓,现在已经赚了多少。于是,你怕错过行情而不断加仓。可是当你满仓后,一旦下跌你心里又受不了了,怕如果持续下跌的话,你会非常被动,会被套的很惨。当你终于忍不住割肉止损时,可能又是割在波段低点。

    因此,仓位管控的两难就在于,如果轻仓,则一旦行情上涨你会赚的很少。如果重仓,则一旦下跌你会损失惨重。我们一直讲心态重要,心态重要,可是如果脱离了仓位管控,心态调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。

    可话说回来,我们不是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工具吗?既然股市可以分析预测,只要我们分析股市必涨,那就重仓买入,这样可不可以?

    如果股市是可以准确预测的,那么这个逻辑是通的,可是如果股市是不可以预测,或者是不可以精准预测的呢?

    还是下面这张我们引用了无数遍的上证指数见998点底部时的日线图:


    上图左边先是构筑了双底,按照测算突破后至少应该上涨至1265点,可最终只涨到1213点就回跌了。之后构筑的头肩顶,按照测算至少应该下跌至1053点,可股价同样没有跌到满足位就止跌企稳了。那么问题来了,技术分析到底可不可靠?如果说技术分析是可靠的,为什么总是有不准的时候?如果技术分析只是有时准有时不准,那我们还有必要学它吗?万一我碰到不可靠的时候怎么办?而且从概率的角度出发,只要你在股市待得时间足够久,则肯定会碰到技术分析不准的时候。

    公元1687年,伟大的艾萨克·牛顿发表了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》一书:


    在这篇不朽巨著巨著中,牛顿用几个简明的数学公式推导出了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。从此人们明白,世界是运动的,运动是规律的,规律是可以认识的,而认识世界运动规律的钥匙就是牛顿定律。譬如对于自由落体,我们有如下计算公式:


    公式中的g是重力加速度,它是个常数,我们一般取值为9.8。这样,只要给定任意高度h,我们就很容易计算出下落时间t。

    然而,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时间t是一种理想状态,事实上我们忽略了相当多的现实因素,譬如下落时空气的浮力以及当时的风向和风力。更何况,g实际上不能算作常数,它的取值大小与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关。我们之所以在中学物理里将g近似取值为9.8,是因为所有的实验都在地球表面运行。可一旦物体的高度远离地面,则g的取值会显著变小。

   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,我们日常活动确实可以用牛顿定律来精确计量。可是要发射导弹或卫星呢?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。1944年6月6日,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;8月25日,盟军成功解放巴黎,宣告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彻底胜利,法西斯的最后覆灭已经是指日可待,在二战中饱受德军轰炸之苦的英国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。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才过了两个星期,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,掉在伦敦西南部的奇西克地区,并随即引发大爆炸。与往常不同的是,这次袭击既无警报,也无预兆,甚至在爆炸已经造成数十人伤亡后,附近的居民才听到空气中传来炸弹的呼啸声,因为飞行物的速度是音速的四倍,这更加重了英国人的恐慌。这个飞行物,就是导弹之父冯·布劳恩研制的V-2导弹。在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,德国往伦敦方向发射了3000多枚这样的V-2导弹。

    3000多枚导弹轰炸伦敦,那伦敦岂非要被炸成一片废墟?可事实上,这3000多枚导弹落点的误差非常大,基本呈现随机分布,有些甚至直接坠入英吉利海峡。导弹之父发射导弹,为什么也会这么不靠谱呢?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因,发射导弹和在实验室做实验是两码事,冯·布劳恩采用陀螺仪作为稳定系统,在发射前就需要通过测算风速等参数来调整发射的方位和目标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又怎么可能完全预测准导弹飞行中的风向和风速变化呢?因此,至少在导弹发射领域,通过牛顿定律将所有东西都精确计量是不可行的。

    二战结束后,冯·布劳恩被带到了美国。1969年7月,冯·布劳恩设计的“土星5号”火箭运载着“阿波罗11号”将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准确送上了月球表面预定的登陆地点。二十五年前,冯·布劳恩想让导弹击中伦敦都做不到。二十五年后,冯·布劳恩却能将火箭准确送至月球。两者的距离相差不啻千倍,困难程度更是相差许多个数量级,冯·布劳恩是怎么做到的呢?这就要归功于控制论思想的兴起,而控制论是于1948年(亦即V-2导弹发射四年之后),由美国数学家诺伯特·维纳在《控制论——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》一书中所提出来的。


    在控制论中,任何系统都并不只是单纯的执行命令,它会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做出反应,然后反过来影响系统本身。控制的基础是信息,只要信息反馈机制是通畅的,系统就可以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进行调整,从而达到最终目的。因此,如果按照牛顿定律的思维登陆月球,设计师们就要考虑将火箭送上月球所遇到的一切问题,必须是把所有这些问题都妥善解决了(差一点都不行),火箭才可以准确登陆月球,而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可是要按照控制论的思维登陆月球,那事情就简单多了。设计师们只要能够让火箭根据飞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,就可以最终准确登陆月球。 

    现在我们回答最初那个问题,即技术分析是否可靠?我想,技术分析最初应该是比较可靠的,说涨到哪里就会涨到哪里,就像牛顿定律一样。可是当市场越来越复杂,尤其是相当多市场人士也学过技术分析后,它就变得不那么可靠了。譬如说,当市场上有太多人能够看出来这是底部突破,也知道怎样计算涨幅满足位后,就会有不少投资者为安全起见提前卖出股票,这便导致股价上涨时达不到涨幅满足位就回落。而当市场上有太多投资人能够看出这是头部破线,也知道怎样计算跌幅满足位后,就会有不少投资人怕买不到足够的股票而提前抄底,这就导致了股价下跌后不到跌幅满足位就企稳。面对这种局面,这就要求投资者具有控制论的思维,不能一味死盯着某个具体的点位,甚至某个具体的战术,而必须根据市场运行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自己,方能在金融市场中游刃有余。

【推荐】 7月13日股市前瞻
【推荐】 MSCI再拒A股的本质及以后
【推荐】 PNP与NPN晶体管的检测方法-电子发烧友网
【推荐】 什么是双缝干涉实验?为什么说它和平行宇宙有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