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济公全传》作者:郭小亭
年纪老者,头戴四楞巾,身披土色钢磨,腰间束丝绕,白袜云鞋,五官倒也纯正。书中交代;来者这个人是怎么一段原故呢,只因城隍山有一位老尼姑,名叫清贞。他娘家有一位侄女,名叫陆素贞,配夫高国泰,原籍余杭县城里南门内儒林街住家。那个高国泰本来家中甚有钱,后来他只知道念书,不懂的营运,家中过的一贫如洗,只剩他夫妻二人。上无片瓦遮身,下无立足之地,日无隔宿之粮,柴无一把,米无一粒。陆氏娘子可就说:"你我夫妻莫非待守坐毙不成?常言说的好:人挪活,树挪死。莫如你我投奔临安城,我有一姑母在城隍山出家,你我投奔到那里找个学馆.一则也可度日,二来官人也可用功,待至大比之年,官人再求取功名。不知官人意下如何?"高国泰说:"你我二人也只是可,走吧!也没法可施。"夫妻二人才变卖些破坏的家伙,零星的物件,凑成了盘费。夫妻起身,那一日到了城隍山。老尼姑一见,心中甚悦,特给他打扫三间房子,叫他夫妻这里居住。陆氏娘子帮助做些针线,高国泰在庙中发愤读书。在此庙中,夫妻甚是平安。过了有一个多月,这天合该有事,老尼姑有一个大徒弟,名叫慧性,看高国泰是玉堂人物,文质彬彬,满腹经纶,文雅秀士,品貌端方,两个人常时在一处高谈雄辩。这位慧性乃是宦门之女,文理通达,高国泰也是对答如流。这一天屋中寂然无人,慧性就拈笔挥毫,做了一首七绝诗,呈与高国泰。高国泰接在手中一看,上面写的是:
身在白衣大士前,不求西度不求仙,但求一点杨枝水,洒在人间并蒂莲。
高国泰一看,颜色改变,说:"少师父不必如是,人生世上,男女只因片刻欢娱,坏一生名节,遗臭万年,被人耻笑。况且这乃是佛门善地,岂可污秽?"慧性一听此言,便面红耳赤,竟自去了。从此慧性再见高国泰自知羞耻,急忙奔避。国泰也知多不便之处,便求老师父:"在山下找两间房子,我夫妻搬在山下居住,庙中多有不便。"老尼没法,就在山下给找了三间屋子,单门独院,是周半城周员外的房子。周员外问老尼:"什么人住?"老尼说;"是我一个亲戚,由余杭县来,在庙中居住,是我内侄女,就是他夫妻两人。我这内侄婿姓高,名叫国泰。他是念书的人,他因住在庙中多有不便,故此要找房住。"周半城说:"明天你把高国泰带来我看看。"老尼次日把国泰带去见房东。周员外一看高国泰举止端方,文文雅雅,欲有心周他,初次相见,又恐高国泰不受,自己又觉卤莽,暗中吩咐家人,"高国泰房钱如有拖欠,不许催讨。"这是周员外一分恻隐之心。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