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诗经

  鴥彼飞隼,
  率彼中陵(7)。
  民之讹言(8),
  宁莫之惩(9)。
  我友敬矣(10),
  谗言其兴。
  【注释】   
  (1)沔(mian):水流满的样子。(2)朝宗:诸侯朝见天子。这里指 百川入海。(3)鴥(YU):鸟疾飞的样子。(4)汤汤(shang):水势盛大的 样子。(5)不迹:不轨的事。(6)弭(mi):止息,停止。(7)陵:大 土山。(8)讹言:说假话。(9)惩:禁止。(10)敬:同“儆”,警惕。
  【译文】
  流水滔滔不停息,
  奔腾流归入大海。
  鹰隼空中疾飞过,
  有时高飞有时停。
  可叹同宗亲兄弟,
  还有国人和朋友。
  无人关心乱世事,
  谁人没有父母亲。
  流水滔滔不停息,
  水流浩浩奔腾急。
  鹰隼空中疾飞过,
  时而翱翔时高飞。
  想想那些越轨者,
  里面兴起时横兴。
  我的心中多忧伤,
  忧患不止心难忘。
  鹰隼空中疾飞过,
  沿着山陵高飞翔。
  人间谣言四处起,
  全然无人去禁止。
  我的朋友要警惕,
  谗言兴起乱纷纷。
  【读解】
  敏感的心灵,在兵荒马乱、谣言蜂起的乱世,最容易感时伤怀。 不但自己忧患感伤,而且忠告自己的亲朋好友提高警惕,注意 保护自己,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。
  无助的弱者在风雨飘摇之中唯一的武器,是同病相怜,风雨同舟, 互相安慰。就遭受苦难者而言,心灵的抚慰虽然不象实际 的解救那么具有现实求助效果,却能超越现实的求助。从最根本的意义 上说,尽管人的活法可以各种各样,千姿百态,但总得 要让心灵得到安宁。受苦受难也 好,富贵享乐也好,只要心里平衡, 心安理得,便是最大的满足。   所以,风雨飘摇中的心灵慰藉,无异于雪中送炭,久旱的禾苗 逢甘露。
  俗话常说,人言可畏。这话对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的确如此。 因为大多数人都要借助外在的参照物(尤其是他人的评价) 来调整自己的言行,确定自己的言行的座标,因而流言蜚语在很大 程度上要影响到人们的选择和行为方式,只有少数有独立意志并且 意志坚定的人,可以不受他人言论的左右,不以他人的是非评价 作为参照物。
  谗言是不会自动消失的,流言蜚语总要伴随着人的存在,这是 人的劣根性决定了的。这世上如果没有了谗言和谣

页数:110/140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