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了他(她),往日的优点似乎都成了缺点,恨不得立刻叫 他(她)滚蛋,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。 ” 这就是人性中不可思议的心理矛盾在作怪。谁能够克服这种 心理矛盾,谁就是能够辨别迷惑,算清爱恨生死新旧帐目的大智 慧者。
  可真正能够算清的人又有几个呢?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君臣父子,各就各位
  【原文】
  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君君②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 公曰:“善哉!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虽有粟, 吾得而食诸?”
  【注释】
  ①齐景公:名杵臼,继齐庄公后继位,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在 位。②君君:前一个“君”字为名词,后一个“君”字为动词,以下 “臣臣,父父,子子”用法相同。了地方。其实,这首 诗所写的正是“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”的状况,那弃妇的丈夫不是爱她欲其 生,恶她欲其死吗?
  【译文】
  齐景公向孔子问治理政事。孔子回答说:“君王要像个君王, 臣下要像个臣下,父亲要像个父亲,儿子要像个儿子。”齐景公说: “说得好啊!如果君王不像个君王,臣下不像个臣下,父亲不像个 父亲,儿子不像个儿子。虽然有粮食,我吃得到吗?”
  【读解】   
  一句话概括,就是君臣父子,各就各位。也就是《大学》里 面所说的“知其所止”,《中庸》里面所说的“君子素其位而行”。 所以,这段话其实还是借用蔡志忠先生的那几句话来翻译最为生 动而传神:
  “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;是西瓜就做西瓜,是冬瓜就做冬瓜 是苹果就做苹果;冬瓜不必羡慕西瓜,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。” (《禅学季刊》)第七期)
  蔡先生是漫画家,所以说得幽默。其实,这段话不过是说,只 要人人安分守己,本色当行,做自己应做的事,尽自己应尽的一 份职责、义务,社会也就相安无事,正常发展了。
  不然的话,上司不像个上司,下级不像个下级,父亲不像个 父亲,儿子不像个儿子。教师去卖布,文盲来教书,屠夫来治病, 医生去杀猪;或者,“党政工青妇,一起来出书”,工农商学兵,都 去做生意。那岂不会乱套了吗?
  曾几何时,我们认为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”的一套非 常陈腐,尤其是在70年代的“批孔”运动中,简直觉得是一套维 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动理论,应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,叫它 永世不得翻身。现在看来其实不然,它里面所包含的社会学、政 治学内容实在是很深刻、很有道理的。所谓“甘做革命螺丝钉”的 精神,不也就是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精神吗?

页数:120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