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待领导人. 对待上级的问题。领导人不道德不仁义,即便地位高如国君,那 也不能愚忠,不能盲从,而要辞职不干,“不可则止”。领导人杀 父杀君,大逆不道,那更是不可顺从,不可助纣为虐的。一句话, 不可盲从上级,盲从领导人,而要以道义为原则,为标准。
当然,不要盲从并不是不从,该听从的还是要听从,这是勿 需赘言的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
儒者的“清明上河图”
【原文】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①。
子曰;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②。居则曰③:‘不吾知也!’ 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
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 因之以饥馑;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④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⑤。”夫 子晒之。
“求!尔何如?”
对曰:“方六七十(6),如五六十(7),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 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
“赤!尔何如?”
对曰:“非日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(8),愿 为小相焉(9)。”
“点!尔何如?”
鼓瑟希(10)铿尔(11),舍瑟而作(12),对曰:“异乎三子者之撰(13)。”
子曰:“何伤乎?亦各言其志也。”
曰:“莫春者(14),春风既成,冠者五六人(15),童子六七人,浴 乎沂(17),风乎舞雩(18),咏而归。”
夫子喟然叹曰:“吾与点也(19)!”
三子者出,曾皙后。 曾皙日:“夫三子者之言何如?”
子曰:“亦各有其志也已矣。”
曰:“夫于何哂由也?”
曰:“为国以礼,其言不让,是故晒之。”
“唯(20)求则非邦也与?”
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
“唯赤则非邦也与?” “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?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?”
【注释】
①曾皙:名点,曾参的父亲,也是孔子的学。②毋吾以也:毋,不 要。这句话是说,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发言.③居;平④比 及:等到。⑤方:方向。知方,明白道理、礼义。(6)方六七十: 每边长六七十里的地方.(7)如:或者。(8)端章甫:端,古代礼服的 名称;章甫,古代礼帽的名称。这里均用为动词 (9)相:赞礼人。 即祭祀、会盟时当司仪的人。小相,这里是自谦的意思。(10)鼓瑟希:鼓, 弹。希,同“稀”,指弹瑟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