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吴三桂演义
及到期,虽有许多畏祸搬迁,惟是一班穷民,无可迁徙,仍求地方官体恤。那时地方官又恃着藩府出头,诸事不理。三桂以人民抗己,即拘拿十数人,立行斩首,即将房屋焚毁。故贫民因此露宿山栖,不能胜数,嗟怨之声,彻闻远近,三桂概若不闻。且附近商山坟墓亦众,那贫民无力迁居,还哪有力计及坟墓?故三桂更以那些坟墓妨碍工程,又怨居民不将坟墓迁葬,都令一概掘起,致令骸骨暴露。三桂都不计是那处坟墓的尸骸,惟有令人迭埋一堆,运至十数里外,以土掩之,遂成乱冢一丘,不复辨为谁家坟墓。及地场既辟,即募征丁役万人,日事兴筑。所在应用的砖瓦木石,都责成属下官吏供应。计经年始告落成。又示令国内,凡有奇花异草、珍禽奇兽与一切玩物,倒搜罗尽净,置诸园中。如有隐匿不行献出者,即行罪责。以故富绅大贾交相献纳。或侦知那一家藏有奇品,即派人领兵硬行掠取。因此为建筑野园一事,骚扰地方,甚于兵燹。
自野园落成之后,三桂文字本不精通,唯愧自以武员出身,又附庸风雅,并征文人题咏野园风景。有狂生夏严,题月台一联道:
月明故国难回首,台近荒坟易断魂
三桂不解其意,视为佳句。后为侍者所谗,三桂大怒,令削之,立即捕夏严斩首。及野园装点既备,复于园中辟两道小河,直通外海。每届夏令,即与诸妃乘舟于池中,故托名为圆圆筑地修斋,实则借此大兴土木。只于园中隐楼一座,直通梳妆台,以处圆圆。三桂亦不时同处其中。此外楼阁亭台,风轩水榭,皆金钗十二,粉黛三千,环列萃处,繁华无比。后王思训有野园歌一阙,单道其事,今已强半遗忘,聊掇拾凑成之。歌道:
古滇城北数里许,后枕高山前带水。
孤松峭拔撑天高,绿杨缥缈斜阳里。
此中佳胜古来稀,中有野园壮丽无伦拟。
层楼杰阁亘云霄,水榭风轩随处起。
名花异草四时尽,不尽千红与万紫。
珍禽奇兽尽搜罗,纵横遍地皆罗绮。
长桥似波百度飞,龙舟竞渡聊复尔。
十步阁兮五步楼,古称阿房只如此。
中唯妆台尤杰出,隔离天日不盈尺。
谁能为此壮大观,吴王兴业震遐迩。
借兵入卫明社墟,缅甸凯旋明祚圮。
论功不数桑维翰,封藩开府南滇地。
升平而后溺晏安,况复佳人久擅倾城美。
大兴土木复穷奢,舍是不足娱歌伎。
君王岂计民流离,只忧美人心不喜。
万家庐舍皆丘墟,千年坟冢成荒垒。
经营累月复经年,大工竭尽民脂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