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女仙外史
次日,程亨、郑洽随同众文武朝见帝师于正殿,月君询帝起居,程亨前奏:“圣躬甚安,只是两足受了湿气,步履
艰难。
近来服薏苡粥,颇有效验。“郑洽即呈上御制诗函奏道:”帝谕,诗意内有复位之期,令臣转达帝师睿览。“启函
看时,是绝句二首。云:出震乘乾黼座新,谁知矛盾在亲亲。
玄黄交战龙潜去,天地溟蒙不见春。
三界鬟华梵帝春,廿年飞锡出风尘。
只今欲脱双芒昇,踏破燕云入紫宸。
月君览毕,以示诸臣曰:“帝意在先取北平,然后复位。
今两军师各领重镇,不可调遣,孤家当亲率六师,克取燕山,奉迎銮舆也。“诸臣皆顿首称谢。程亨、郑洽齐奏道
:”臣等临行,面奉帝谕,俟兵部侍郎廖平来谒,即令前赴黔中,敦请东宫,先来监国。“月君道:”帝旨良是。青宫
监国,可以系四海臣民之望,即孤家北征,亦心安也。“时大冢宰周尚文已经予告致仁,月君即命程亨为天卿,郑洽补
黄门侍郎,同议典礼,罢朝各散。
程亨莅任之后,一面抄录敕书,行知两军师及开府大将军外,齐集众文武官员于行阙下会议,皆垂绅委珮,肃然拱
立,不敢创发一语。互相逊让,商榷竟日,绝无个主张。只因三代典章,毁于秦焰,无可考据。自汉叔孙通摭拾秦制,
参以己意,定为一朝制度。君太尊而臣太卑,非复古礼。历代虽有损益,要皆大同小异。至本朝太祖命李善长等酌定朝
仪,大约不出唐、宋旧制。今日要改弦易辙,原属繁难,况且建文帝主意,要臣不太卑、而君不太尊,就是孟子所云
“天子不召师”的议论。
为臣子者,越不敢专擅了。程亨亦没奈何,遂去请教于相府。
吴学诚道:“帝旨原请帝师裁正,今不妨取其可更易者,更易几条,其不可更易者,奏请帝师定夺便了。”于是诸
臣等只将细微之处略为损益,交于相府上达帝师。吴学诚、赵天泰、梁田玉等又面行奏请月君,乃更定数条,计列于左
:一、大会朝三公、三孤,总率百官朝贺毕,公、孤并赐榻重茵,分左右带斜而坐;正六卿与黄门尚书、薇省大学士、
都宪御史,并赐锦墩;亚卿与黄门侍郎、薇省左右学士、佥宪御史,及京尹,皆赐茵席地而坐;祭酒、通政、监察御史、
侍读、侍讲与撰文学士,并都给谏,及灵台正,皆赐席地而坐;外起居注官一员,立于黼座之侧,簪笔御史一员,立于
殿楹之内。余皆两行鹄立,其右班,以元勋封公侯者,与六卿对坐;封伯爵,并京营大将军,与黄门尚书及亚卿等对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