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指标是怎样害死人的?

时间:2017-03-28

技术指标是怎样害死人的?

2015-04-29 姚尧 姚尧

公元前341年,魏国大将庞涓出兵攻打韩国,韩国向齐国求援。

齐威王主持御前会议,问:“我们是早出兵好呢,还是晚出兵好呢?”

宰相邹忌说:“我们根本就不应该出兵救韩国。

大将田忌说:“如果我们不救韩国,韩国就会被魏国吞并。所以韩国是一定要救的,既然决定救,当然是越早出兵越好。”

军师孙膑说:“韩魏交战不久,双方都未疲惫。我们现在出兵救韩国,等于是帮他挨打,到头来还得听他的。而且这次魏国是有灭韩之志,韩国眼见要亡国,必定是只能依靠我们。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韩国我们一定会出兵,以坚定其抵抗魏国的决心。待到韩国把魏国的战斗力消耗得差不多了,我们再出兵救韩,那时候即可获得大利益,又可获得好名声。”

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,派使者去韩国说肯定会有救兵。韩国见有齐国做靠山,遂拼死与魏国交战,结果五战五败,不得已再次求救于齐国,并表示自己愿意做齐国的附庸。

于是,齐威王以田忌、田婴、田盼为将,孙膑为军师,出兵救韩。这次,他们依然是用曾经围魏救赵的老办法来了个“围魏救韩”,去进攻魏国都城大梁。庞涓听说后,立刻扔下韩国而撤兵回国。魏国遂以太子申为统帅,大规模进行军事动员,以对付齐军。

孙膑对田忌说:“三晋(韩赵魏)的军队历来都很彪悍勇猛,他们看不起齐国的军队,觉得齐国的军队太胆小。高明的统帅就要善于抓住敌人的心理而诱导他犯错误。《孙子兵法》上说‘以百里的速度急行军,就会跌到他的上将。以五十里的速度急行军,就会使得士兵大量死亡逃散,最多只有一半人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’。”

于是,孙膑下令齐军进入魏国后最初建十万个炉灶,第二天,军队撤退时只建五万个炉灶,第三天,只建两万个炉灶。

庞涓行军三日,一直注意查看齐军留下的炉灶,发现这个数据变化后,大喜道:“我早就知道齐国的军队胆怯,却没想到胆怯到这种程度。进入魏国之后才三天,士兵就逃亡过半了!”遂丢下步兵不用,只带轻骑兵日夜兼程以追击齐军。孙膑计算好庞涓的行军路程和时间,差不多傍晚时分就会到达马陵。马陵道路狭窄,地势险要,是打埋伏的好地方。于是砍下一颗大树,削去树皮后在上面写上“庞涓死此树下!”然后让一万弓箭手于夹道埋伏。

待到夜幕降临,庞涓果然领骑兵来到树下,看见树上有一片雪白,遂命人举火观看,还没等读完,两边万箭齐发,魏军惊恐逃散。庞涓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在劫难逃,只得拔剑自刎。齐军趁胜追击,大败魏军主力,俘虏了太子申。

故事到这里算讲完了,围魏救赵、围魏救韩,这历来都是从正面来解读孙膑的天才。我们今天要考虑的问题是,庞涓错在哪里,庞涓有没有可能不输?姚尧以为,庞涓至少做错了这三点:

第一,庞涓在出兵攻打韩国的时候,理应想到齐国的干预。更何况此前的“围魏救赵”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,怎么庞涓还是如此不长记性?

第二,在采取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时,如果不是到了非常时刻必须破釜沉舟,一开始就不应该倾巢而出。试想如果当初庞涓在魏国留下了足够的兵力,那还用得着怕齐国的进攻吗?既然韩国可以抵挡得住魏国的狂攻,为什么魏国不可以抵挡住齐国?等到庞涓灭了韩国,再回过头与魏国守城的军队内外夹击,就把在城下师老兵疲、粮草不济的齐国也收拾了。

第三,当庞涓不得已从韩国撤兵时,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此前在战略规划上出现了重大失误。从原来的灭韩,到后来的抗齐,发生如此重大的战略转折,庞涓理应作出更加谨慎周密的规划。可事实是,庞涓没有在战略上进行太多的思考,就以急行军的速度去追击齐国。其实齐军远道而来,远道而来的军队才想要速战速决,本土作战的军队是完全可以打持久战的。

庞涓的死,是因为他看到炉灶日益减少这样的技术细节,就贸贸然孤军深入,而完全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审慎思考当前形势和竞争对手。总体而言,庞涓勉强能算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将领,却不能算作优秀的战略家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关注姚尧,姚尧的公众号是:yaoyaostrategy

要么打赏,要么转发,否则就是耍流氓……

【推荐】 8月5日股市前瞻
【推荐】 笨蛋,问题在战略(5)
【推荐】 笨蛋,问题在战略:项羽(4)
【推荐】 笨蛋,问题在战略:项羽(3)